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行业资讯
  • 协会新闻
  • 金融动态
  • 协会公告
  • 重要通知
  • 行业资讯      

    典当公司的未来靠什么

    2013-07-12     文章来源: 中国商报典当导报 敬 玉

     

     如今的生活,可谓慌乱一片。除了每日的堵车慌、工作忙之外,最近的金价慌、“钱荒”和“股慌”更让人闹心。而身为典当业内人士,可又要多一荒了,即业务荒。从各类新闻报道的内容来看,典当业务荒的波及面虽不像金价、股市和银行资金那样几乎是全面溃败,但其惨烈程度似乎并不亚于上述三者。

    其实,刚闹“钱荒”时,曾有媒体报道:“钱荒”爆发搅热典当行。结果不到一周,便听说一家综合性典当行管理人员向媒体哭诉道:“业务下滑98%也不为过。”此中究竟,典当界同仁的心中自然有本账,因为有不少人已主动收缩业务。

    从古至今,倾巢之下,并无安卵。尤其像典当这样以发放贷款为生的行业,其荣辱自然更与金融、楼市等经济大环境息息相关。

    拿占据典当半壁江山的房产来说,楼市被严厉调控,限购、限贷等政策虽然没让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房价应声而落,但其他地方的房价还是降了。而这一现象的直接反映就是,不管是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还是其他地方,房产典当的业务量都在下滑,只不过程度不同。这从全国典当业今年前5个月的经营统计数据,以及各地的新闻报道中就可看出。

    房产业务的急剧下滑,既有企业因市场不好而降低评估价和折当率的原因,也有为了自保干脆放弃的无奈。但有一点必须引起业界的注意,那就是房产只是典当业务整体萎缩的一个最突出点而已。金价会跌到什么程度,众说纷纭,而以黄金为民品主打的典当行自然会多受其累;股市跌到什么程度,也无从知晓,股权自然更无法成为财产权利典当的中流砥柱。

    那中国典当的将来靠什么?答案其实很简单,就是回归民品、做出特色。这个说法其实并不新鲜,甚至可以说是老生常谈。因为业界在近四五年来一直都有这样的呼声,但少有企业响应。此中缘由,可能与“再好的经验发生在别人身上,永远只是动人的故事,只有自己亲身经历,那才是真正的经验”不无密切关系。

    今天旧话重提则是大势所趋,恐怕将与各典当行都切身相关了。这并非危言耸听。早在今年5月,笔者有幸与台湾一位典当同仁谈及大陆典当时,其对大陆典当能够抵押房产和财产权利羡慕不已,更对大陆典当能如此快速发展以及动辄过千万元甚至上亿元的资本,备加赞叹。但谈及未来发展,他的一句“大陆典当正在走当年台湾当铺的老路”,让人吃惊不小。

    细听这位同仁的分析,豁然开朗。台湾的当铺业最初也是一照难求,所以只要拿到经营许可证者,便汽车、民品一锅烩。但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冷静下来的台湾当铺业现已分工明确、各有特色,且民品是最大的饭碗。显然,随着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大,留给当铺的就只有民品和机动车了,典当行的竞争法宝则是自己的特色。

    事有凑巧。之后不久,与安徽一家规模较大的国有典当企业负责人在闲聊其经营现状时,得知其所在公司已开始主动收缩业务,但加大了对民品的开拓。另外,北京、上海、湖北等地的不少典当企业也纷纷开始奢侈品典当……不难看出,无论是大势所趋还是未雨绸缪,中国典当业都再次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靠什么。

     

     

    版权所有 © ks6899(http://www.hbpawn.cn)    技术支持:银河盛世
    ICP备案号:冀ICP备110135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