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6月25日 来源:人民网 郭晋晖
中国养老保险基金“隐形缩水”的现状不仅受到普通民众的关注,政府部门的监管者同样深感忧心,养老金投资运营体制改革显得尤为迫切。
在昨日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举行的一场研讨会上,人社部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司司长陈良表示,中国很多地区的养老金结存是以活期存款的形式存在银行,收益率难抵通胀。
陈良在会后对包括记者在内的媒体表示,新养老金投资办法要由中央来做决定,没有最后确定就等于没有方案。近期社保系列改革方案的制定,都会涉及养老金投资运营办法的改革。
养老金收益率低于CPI
人社部上周公布的2012年社会保险情况显示,去年末基金累计结存23941亿元,比上年增加4445亿元。根据人社部的数据,今年第一季度当期结余1334.4亿元,加上2012年的累计结存,目前全国社会保险结余已超过2.5万亿元。
陈良表示,当前中国养老金投资运营面临的首要问题是投资运营政策不配套,国家没有出台养老金投资运营的整体办法,各地只能根据现行社会保险资金管理条例,将结存的资金买国债或是存银行。实际中,国债已经买得很少,很多地区都是存活期存款,实际收益率远远低于CPI。
中国科学院世界社保中心主任郑秉文表示,当前对于养老金的投资缺乏统一的制度安排,养老基金很难买到国债,一些地方甚至需要地方领导动用人脉才能买到政府债券产品。下一步改革中,政府应该为养老金购买国债划出法定比例。
2011年,国家审计署曾对社保基金开展为期半年的审计。审计结果显示,2011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结余中,活期存款占到31.37%,定期存款占到63.65%。全国新农保、城居保、城乡居保三项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收入中,活期存款占到55.23%、定期存款占到42.00%。
必须考虑地方投资冲动
虽然陈良表示养老金投资运营方案还有待中央定夺,但本报记者了解到,人社部相关部门正在对这项改革进行制度设计,积极听取各方面的意见,进行深入研究和论证。
陈良表示,养老金投资运营绝非全部投入股市。他认为,养老金投资运营方案应该广泛听取多方面专家学者和群众的意见,政府也应该对其进行全面的解读,让民众能够了解改革的必要性并且明白所能得到的实惠,以消除对改革的误解。
本报记者了解到,人社部正在酝酿的养老金多元化的投资渠道主要包括四个,一是国家发行高于银行存款利率的特定国债;二是国家在安排能源、交通等大型项目时优先安排一定的养老基金参与其中;三是继续坚持一定比例的养老保险基金存银行和买国债的基础上,允许其投资于有良好流动性的金融工具;四是在国有重点企业改制上市中,允许养老金以战略投资者身份参股。这四个渠道都需要政府进行系统性的配套改革。
对于下一步养老金投资运营体制的改革,陈良表示,应该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来建立养老金投资模式,首先是确保基金安全,在任何情况下争取本金不会损失。
当前有些地方已经出现的新的投资冲动,也成为政府制定养老金投资新规中必须考虑的一个负面因素。陈良表示,之所以上个世纪政府制定了只能买国债和存银行如此严格的养老金投资制度,就是因为当时地方政府在养老金自行投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当时养老金结余较少,但当前面对2.5万亿的规模,新的养老金投资制度制定必须考虑对政府的投资冲动进行合理引导。
虽然养老金根本性的制度改革尚未启动,但企业年金市场的建立,个人账户做实资金和广东省1000亿结存资金委托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运营,已经迈出了养老金市场化运营探索的步伐。
中国证监会基金监管副主任徐浩在昨日的会议上建议,浙江江苏等养老金结余较多省份应该跟随广东的步伐,将养老金部分结余交由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来进行市场化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