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结束的2016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民营企业融资成了论坛关注的议题之一。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兼金融研究所所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一直都密切关注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此前有媒体对李扬进行了专访,以下内容根据专访整理得出。
记者:中国的储蓄率一直都处在较高的水平,为何融资还是困难?
李扬:中国储蓄率长期保持在相当高的水平,而融资却如此难、如此贵,表明金融体系在配置资源上存在严重的结构性障碍,信贷管制、债市不发达且在进入门槛、信贷市场与债券市场分割等方面存在问题。因此,发展资本市场尤为重要。要发展为草根服务的股票市场,发展真正的信用债券市场、商业票据市场、金融租赁市场。我提议建立服务于长期融资的长期信用机构,完善城镇化,建设融资机制,改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条件。金融体系整体须经历“投资银行化”的洗礼,包括转变理念,转变内部功能结构,在产品层面实行混业经营,改变从业人员的专业构成等。应发展供应链金融,围绕核心企业,管理上下游企业的资金流和物流,并把单个企业的不可控风险转变为供应链企业整体的可控风险,通过立体获取各类信息,将风险控制在最低。
记者: “民营银行”吸引着不少有实力的民资。据了解,目前已有12家民营银行进入到了论证阶段。民营银行的进入能否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民营银行的增加会对中国的金融业产生什么影响?
李扬:我从来不认为民营银行能解决民营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人们往往有非常错误的惯性理念,认为“大对大,小对小,公对公,私对私”。其实在中国的现行体制下,所有银行都愿意贷款给国有企业,所以靠民营银行改善民营或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是个伪命题。关键还是,要让民营企业得到与国有企业的同等待遇。
记者:金融业尤其是银行业,对于实体经济的金融需求把握准确吗?
李扬:金融业尤其是银行业,无法及时准确把握实体经济的金融需求,在实体经济转型过程中,该缺陷尤为明显。具体表现为,银行信贷规则、风险评价标准以及监管要求多基于抽象过时的金融理论;从业人员大多是狭窄的“金融专业”出身,对实体经济的特征及发展趋势不甚了解。在金融结构上,以国有银行为核心、商业银行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体系,与经济主体特别是创新主体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融资需求之间存在结构性不协调。即资本市场(直接融资)不发达,阻碍了金融与实体经济的结合。
记者:您对于“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这种说法是怎样看待的?
李扬:长期以来,社会对于金融功能的理解,集中于其动员储蓄和媒介储蓄投资的功能方面,金融只是向经济活动提供资金的“血脉”,这并不错,但失之片面,导致了对金融其他功能的忽视,危险的是,“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命题,很容易被简单化为无条件满足微观企业的资金需求。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形势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大部分实体经济转型尚未找到正确方向,这样,传统的金融体系的融资功能也就失去了目标。在此状况下,金融资源不但无法通过资金配置为经济活动提供支持,而且只能流向高风险、低效率但短期高收益的区域或领域和投机性很强的领域(如股市、房市),这些活动不能说毫无意义,或许缓解了短期内的系统性风险并创造了一定的收入效应,但都是以长期的系统性风险积累为代价的。
记者:您对于“微型金融”是怎样界定的?
李扬:最早的小微金融是指专门向小型和微型企业及中低收入阶层提供小额度的可持续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但如今,它的定位和定义发生了一些变化,小微金融的服务对象发生了拓展。不只是包括传统意义上的那些救助穷人的机构,它还主要包括那些或许并不算贫困,但仍然不能从正规渠道获得金融服务的个人或小型企业。小微金融服务需要更多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上的创新,其概念也不再局限于小微贷款,还有股权的服务,资本金的服务,存款、保险等其他一些增值服务。在金融对象的扩展上,小微金融企业的经营对象由过去的贫困企业扩展到了不能通过正规金融渠道获得金融产品服务的群体;经营的服务除了传统的贷款服务外,还衍生出提供股权、资本金、存款、保险等一系列增值服务;经营主体也多元化,由过去的一些大型银行扩充到以商业银行为主力军,包括信用合作社、非盈利组织、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村镇银行等;金融技术方面也有一些创新,引进了国外先进的联保贷款机制、动态激励的个人信贷技术、新的担保以及质押机制等。
记者:您对小微金融的发展有何建议?
李扬:未来小微金融的发展离不开环境和政策的支持,只有制定和落实相关的产业、财税政策,提供良好的实体经济发展基础,才能有效改善小微金融生存发展的环境。同时,通过制定更为综合的发展规划以及改善融资机制,为鼓励小微企业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在创新方面,可以通过创办政策性基金与银行以及成立风险分担的社会机构,广泛支持小微服务体系。在管理方面,通过差异化的监管方式、降低相关风险控制等为小微金融未来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来源:中国典当融资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