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行业资讯
  • 协会新闻
  • 金融动态
  • 协会公告
  • 重要通知
  • 金融动态      

    不良贷款率再上升 银行利润遭蚕食

        银监会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3921亿元,较上季末增加1177亿元;不良贷款率达1.75%,较上季末上升0.07个百分点……据了解,这已是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连续数季度上升。

        企业抱怨 银行有苦衷

        “现在中小企业市场需求不足,经营环境不佳,融资难题愈加凸显,不少企业的流动资金比较紧张,但正规的金融机构不但不新增贷款,反而收回贷款,企业不得不转而求助于民间借贷,一些企业最后被高利息压垮,特别是房地产企业、钢贸企业。”西部某市民营投资协会会长说。

        企业抱怨银行对一些行业“一刀切”地抽贷,而银行也有苦衷:随着企业兼并重组、破产清算,银行自身风险也有所累积。与此同时,债市风险也在显现。4月以来,债券一级市场有超千亿元的企业债延迟或取消发行,二级市场收益率也有不断走高的趋势。5月,债市迎来偿还潮,一些违约事件浮出水面。

        “随着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的加速,部分过剩行业及其上下游企业的经营状况持续变差,企业违约所引发的信用风险,可能是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金融机构面临的主要挑战。”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说,这种信用风险不仅体现在银行业的不良贷款攀升上,信托、证券、保险等其他金融机构的融资业务同样有信用风险上升的问题。此外,部分行业企业的债券违约可能性加大,也是信用风险上升的体现。

        曾刚分析,从变化趋势上看,绝大多数上市银行关注类贷款增速快于不良贷款增速,意味着银行业未来一段时间仍将面临信用风险考验。

        据悉,从行业分布看,目前信用风险主要集中于公司类贷款。其中,制造业和批发零售行业占据了相当高的比重,此外采矿业和部分地区的房地产业近年来的不良率上升也较为明显。

        变身“催收员”

        普华永道研究报告显示,今年第一季度,上市银行的盈利受到宏观环境的影响越来越显著,上市银行的盈利短期内将见顶,尤其是大型商业银行一季度的净利息收入同比首次出现负增长。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率继续“双升”,不断蚕食着银行的净利润。

        值得一提的是,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攀升,使得不少信贷员“变身”催收员,这成为了目前银行“保利润”的一个缩影。

        据业内人士透露,银行对于不良,先要派专人催收,实在催不回来,最终只好核销,核销掉多少,利润就减少多少。当然,银行赚不到钱,员工年终奖自然会随之“打折”,去年这种表现就较为普遍。与此同时,相关负责人变身催收“组长”的情况也很常见。“我就听说过某银行对公业务的老总去当‘组长’的例子,上级的要求是,把那几个亿要回来再官复原职。”有知情人士透露道。

        艰巨的催收工作,让如今不少银行客户经理“分饰两角”——对申请贷款的客户正色把关,“想要钱,就把资质证明准备齐了,不然没戏。”而对欠钱的客户则当起了“话唠”,“真是求爷爷告奶奶了。”有经验人士如此形容。

        不过,由于银行在催收方面不能“上手段”,所以,老赖们并不害怕,“大不了去起诉,反正从法院判决到执行长路漫漫,现在社会违约成本简直太低。”有人感叹道。

        理智看待

        商业银行风险的逐步暴露吸引了广泛关注。不过,也有人认为,对于这种现象应当理智看待。

        太和智库研究院张超表示,银行风险的积累是一个正常现象,“中国作为一个高杠杆经济体,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期间,风险必然会影响到银行业,短期之内缺少有效办法,不能一蹴而就地解决问题。而长期来看就是降杠杆,这与当下的政策是一致的。”他认为,银行资产规模大,有足够资本覆盖不良贷款。不良率的上升并不是当下银行业发展最核心的问题。

        据悉,2016年一季度末,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余额为24367亿元,较上季末增加1278亿元;拨备覆盖率为175.03%,较上季末下降6.21个百分点;贷款拨备率为3.06%,比上季末增加0.02个百分点。另外,核心资本充足率继续上升,流动性水平比较充裕。

        由于拨备覆盖率是银行可能发生的呆账、坏账的准备金使用比率,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熊启跃认为,在经济下行周期,不良贷款释放的速度和节奏不断加快的背景下,适当下调拨备覆盖率要求符合国家宏观审慎逆周期调控思路,有利于保障银行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实现风险和收益的平衡。

        他同时强调,与全球银行业相比,我国银行业的拨备水平整体较高、监管要求较为严格。当前,全球主要银行体系的拨备覆盖率大多低于100%,平均水平为70%到80%之间,远低于我国银行业的平均水平。

        至于未来前景,张超表示,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尤其是国企和制造业,是重点关注对象。不过,这种风险和矛盾属于可控范围内,预计2017年年终见顶。需要警惕的是,近期“逃废债”问题广受关注,“这方面需要相关法律政策的完善以及国企改革等系统性改革的有序推进。不应该让银行成为不合理风险的最后承受者。”张超说。

    来源:中国商报网

     

     

    版权所有 © ks6899(http://www.hbpawn.cn)    技术支持:银河盛世
    ICP备案号:冀ICP备110135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