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以来,在融资圈内有一种说法开始悄然流行,即放贷机构应当“不熟不做”。这固然有市场环境因素的影响,道出了融资机构正在面临的尴尬,但这样做真的可行吗?
警惕“短贷长投”
申又喜(广东珠江典当行常务副总经理):以广州的融资市场为例,现在民间借贷、网络借贷的发达,已经形成了一种“全民放贷”的效应,尤其是他们的月利息并不高,基本在1.5%到2.5%之间,这对于典当行业而言显然是一个冲击。从这个意义上来分析,客户本身有着比较广的选择余地,然而最后还是选择了来典当行,那么就要考虑是不是他们真的已经“借贷无门”了。
所以对于新面孔,不是说我们不做,而是对他们的要求应该比较高。因为根据我的经验,不是典当行的“熟客”,很容易会出现隐情而典当行不知的情况,比如客户的信誉本身有问题,或者是资金周转已经发生困难等等。其实很多时候,生意不好,一些客户也认为忌讳、没面子,不愿意跟人说,即便是借款给自己的典当行。
综合这些因素考虑,我认为对客户进行全面的评价、考核,调查得更仔细,这是当前典当行风控的关键点。以我们珠江典当行为例,鉴于经营环境的变化,现在达到一定借贷金额的客户,分店必须上报至总店,由总店来进行信息核实与全程审查;而在以往,对这些客户的审查放贷工作分店是可以自己做主的。在调查中,真实的借贷用途一定要把关。除此之外,还应尽量让客户提供充足的抵押担保物,对其经营状况,参考其现金流来作为佐证。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客户借贷进行“短贷长投”,是典当行特别应当重视的。这样做往往并没有解决长远的资金周转问题,因此很容易出现现金流的断裂。
要重视信息查询
孙继峰(北京华夏典当行资深融资顾问):对于放贷机构“非熟不做”的观点,我认为不妨按两方面来理解。
第一种是按照这样的思路,一笔融资贷款能不能做,完全取决于机构对客户熟不熟。不过,当企业的规模取决于“朋友圈”,被人情绑在了一起,这是不符合正常企业经营的规则的。另一方面,从风险防范的角度来分析,之所以产生“非熟不做”的说法,有一定的道理。相对而言,定位于熟人放贷,风险可能会更低。
对此我的感觉是,其实贷款的本质就是风险,目的是要解决风险的不对称,所以,融资机构还是要按照市场规律,想办法去了解客户——例如对方的过往背景,包括学历、家庭状况和过往信用,以及其人品、资产状况等等。根据客户的借款用途、还款来源来决定这笔贷款是做信用,还是抵质押。
回到典当行的层面来看,我们平常碰到的客户,大部分都是生面孔,这种情况下就很考验典当行的调查能力。事实上,现在有些信用是公开的,完全可以查到。比如央行设立的信用中心,每年向个人提供两次免费查询机会,典当行就可以要求客户提供;还有法院的网络系统可以查询到起诉记录、强制执行记录,失信人员名单也是公开的;如果是企业类客户,还可以到当地工商部门网站查询典当行所需要的信息,所有这些查询都比较方便。但典当行业中往往会存在这样的观点:要么是对查询这些信息不习惯或不知道,要么知道后又认为不重要,要么是明白其重要性,但更相信自己的主观判断。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现在一些网络信用贷,比如蚂蚁金融、京东等,对于客户动辄就是数额不低的放贷,他们为何敢这么大手笔,其实还是得益于大数据背后的隐性了解。这值得典当行业借鉴和反思。
这是一种认识误区
曾琦(融资市场分析人士):对于“不熟不做”的观点,我个人的感觉是比较诧异的。熟人难道就没有放贷风险了吗?从当前的融资环境来看,融资机构确实需要扭转这种认识误区。
以典当为例,现在催收贷款是当务之急。而在最近的一些交流中我也听到有同行反映,在他们已经出现问题的业务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来自之前的熟客。事实上,随着当前国家经济结构的深度持续调整,产能升级,一部分行业已经从红火走向了沉寂,有的甚至在“大浪淘沙”中面临淘汰或者更新换代。因此,以前或许是典当行的优质客户这没错,但如今客户质量明显已经开始出现变化。
另一方面,典当行的息费,比如房地产典当,相对其他融资机构而言一直属于比较高的。从企业的角度来看,能承受这种融资成本的必然是回报比较高的,有的甚至就是为做高风险投资乃至投机而借贷。近几年来的经济环境已经证明,这样的举动风险暗涌,就连银行都不一定能把控,何况典当?这跟熟不熟客其实没多大关系。
尽管“不熟不做”有针对市场做出收缩的意味,但我认为从企业的生存发展来看并不现实,与其这样,不如提高自身,做好客户群体分析和调查,这样更实际。
来源:中国典当融资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