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以来,接连有上市公司公布业绩,表示其收购的典当行整体表现乐观。据悉,相比早几年,如今典当行的股权转让价格有所降低,那么这种现象是否又会引发其他上市公司对于典当行股权收购的兴趣?
例如前不久有消息称,深股上市公司恒信移动2015年度业绩说明会日前举行,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在会上表示,公司之前收购的典当公司已经开始盈利。
中国商报记者了解到,恒信移动所指的盈利典当行,应当是其于去年8月投资的北京恒盛通典当。当时该公司曾发布一系列公告,包括增资扩股公司子公司蜂云时代科技、与北京恒盛通典当有限公司签订现金购买资产和增资协议。恒信移动还表示,之所以会有如此举动,是因为按照规划,公司进行了互联网典当业务的布局。在他们看来,虽然恒盛通是一家比较小的企业,能做的事情却很多,尤其是绝当品的互联网化运作,与其他典当公司建立互联网联盟进行投资,以互联网手段发展二手奢侈品的鉴定营销。公司方面认为,这些都会为恒信移动带来不错的现金流,并透露对于互联网金融的布局,公司未来还会继续选择合适的标的进行并购投资,目标则以快速获取盈利为主。
而就在恒信移动公布去年业绩之前不久,港股上市公司大中华金融也在2015年全年度业绩中披露,期内营业额较上年增加6082.3万元,主要是由于新增典当业务分部带来的额外营业额。据悉,去年七八月期间,大中华事业(即更名之前的大中华金融)开展了一系列收购动作,其中包括收购从事互联网金融的上海当天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45%的股份、与从事典当业务的上海中源订立一系列可变动权益实体合约等。此次业绩披露中称,去年该公司的典当业务提供溢利约6419.7万元。
在典当经营普遍不景气的背景下,上市公司收购的典当行却出现了“逆市”的表现,这意味着什么?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就当前典当行的功能而言,要么是做传统典当,要么是做新兴金融,比如供应链金融,但无论如何,“模仿银行的典当行生意都不大景气。因此,上市公司年报中显示典当行盈利,事实是否如此短期内还有待观望。因为上市公司要的是业绩。”
不过也有分析认为,财团企业关注典当,看中的更多是典当在整个公司现金流运转中所发挥的作用,而并非传统的借贷关系。“债权转化为股权,银行能做到90倍的放大,但典当却不行。因此,上市公司收购典当,让新生力量加入,本意应该是想起到一种规模化效应。”
另一方面,从近一两年来典当行业整体经营的状况来看,尽管牌照的转让不如之前“吃香”,但转让价格的走低仍然被一些投资方将此时当成了并购的好时机,“行业的不景气往往是并购的高发期,加之行业正处在转型突破的瓶颈,上市公司典当盈利的消息有可能会引发新一轮的关注。”有分析人士指出。
来源:中国商报典当融资导报